11月13日,随着五生线检修的全部完成,油田秋季电网检修工作顺利结束。在2025年秋季电网检修工作中,水电厂坚持安全底线不动摇,严控检修质量不松懈,将风力发电系统纳入检修范畴,实现了传统电网运维与新能源管理的创新融合,为电网平稳度冬筑起坚实屏障。
严字当头,织密现场安全防护网
11月3日,在35千伏五双线检修现场,水电厂供电运维站站长陆裕鑫发现一名检修人员的保险带挂钩存在开合不畅的问题,他立即要求检修人员进行更换,确保了检修工作安全开展。
面对参战人员多、工作任务重、检修战线长的复杂局面,水电厂将“严”字贯穿始终,织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安全防护网。
检修启动前,该厂创新实施“满分上岗”制度,所有参与人员必须通过专项安全考试并取得“满分”方能参加检修,确保作业人员具备过硬的安全素养。
在检修过程中,该厂利用班前安全会,宣读工作票、明确任务分工、讲解安全措施、进行危害识别、检查劳保穿戴、开展警示教育,将安全意识深植人心,通过从“人员状态评估、检修风险识别、检修过程风险防控、检修作业标准化、工作复盘总结”等方面,建立安全保障机制,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贯彻到检修全过程,执行到检修全流程,有效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
在现场作业中,水电厂严格执行“一人工作,一人监护”的安全监护制度,任何操作都在有效监控下进行。厂级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安全管理部门跟班作业随机抽查,基层安全员全程盯防,形成了立体化的监督网络,确保了“规范操作零失误、隐患排查零遗漏”目标的实现。
在历时一个多月的秋检过程中,水电厂共检修电力线路6条、110千伏GIS机构4组、刀闸18组,未出现任何安全问题。
质效并重,打造精益检修样板
11月4日,在对110千伏麒魏线进行检修作业,检修人员李魏发现13号杆塔有一片悬垂有雷击放电痕迹。他立即和同事密切配合,对悬垂进行更换处理,消除了一处隐蔽缺陷。
质量是检修的生命线。为确保检修质量,水电厂严格落实“该修必修、修必修好、不留死角”的质量要求,通过“提前明确检修标准、检修质量承包到人、质量管理小组流动巡查”等措施,切实做到“检修每条设备、消除每处缺陷,确保工作达标”。
为强化质量管控,水电厂实施质量验收制度和检修质量追踪制度,明确规定所有检修设备、线路,如因检修质量不达标发生故障,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形成了有效的质量倒逼机制。供电运维站成立专门的质量工作组,深入现场开展验收,奖优罚劣;电力检修站与各变电站建立“互检互监”工作制度,通过交叉检查确保质量无死角。
此外,水电厂还充分利用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后建成的远程监控系统,对检修关键环节进行实时检查与录像,为提升检修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秋检过程中,水电厂共完成主变压器试验4台、开关大修试验9组、保护校验20套、避雷器试验10组、电缆试验1条,处理各类缺陷53处,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
创新拓展,绿色动能首入秋检
11月11日,水电厂供电运维站、电力检修站员工密切配合,对为电网供电的三台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保护装置等二次系统及输电线路进行了全面检修。
本次检修的三台3.6兆瓦风电机组,是油田2022年与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由金风科技天润公司承建的的绿色能源项目,至今已投运三年,需进行全面检修以保证运行安全。
水电厂在检修前对参与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细化检修内容和标准,提升了对风力发电设备的熟悉程度。检修过程中,通过精细化的排查、测试与维护,全面掌握设备健康状态,及时消除3处潜在隐患,安装驱鸟器12处,为后续风电可靠稳定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源头保障绿色动能“发得出、送得稳”。
将风电机组纳入秋检体系,不仅是保障风电设备本身安全高效运行的需要,更是维护整个油田电网电能质量、实现传统电网与分布式绿色能源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油田电网持续接纳“绿电”、助力油田绿色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