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老“土地”上再结资源“硕果”

8月7日,油气勘探管理部经理朱景修和研究院勘探研究中心员工一起讨论渭北油田WB53井区新井部署,讨论细化到了新井涉及的每一个参数。“要在老区有新发现,必须把可能涉及的参数讨论清楚。”朱景修强调。

经过多轮次勘探,油田各探区可拓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在有限的空间内,寻找新的资源阵地,必须把精细功课做足。油田地球物理方法研究高级专家杨云飞形象地比喻:“在老探区勘探,就像在已经收获过的红薯地里找‘遗漏’的红薯,必须十分细心。”

今年,油田针对南阳、泌阳、旬宜等探区不同的特点,细分勘探对象、勘探方法,优化勘探开发一体化和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模式,在泌阳凹陷和旬宜探区获得突破,资源阵地不断拓展。

算清成本账,精“探”剩余资源

“在老油田扭亏为盈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必须算清成本账,寻找有效益的资源。”8月7日,研究院勘探研究中心主任李恒权讲起勘探对象的转变,特别突出“效益”二字。

按照集团公司提出的“焕发老油田青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油田要根据现有探区的现状,算清效益账,精细划分勘探对象,实现高质量勘探。

经过50多年的勘探,目前,油田各探区的剩余资源更为“隐蔽”。挖掘出这些“隐蔽”的资源,就要向地层深部进军,为此会带来勘探投入的加大。根据这种现状,油田坚持效益优先,通过学习先进勘探经验,找到了“空白区”、页岩油、致密油气等地区及领域的资源潜力。科研人员及时转换思路,调整勘探方向,在泌阳凹陷主探“空白区”,在南阳凹陷主探页岩油,在旬宜探区主探致密油气,通过勘探对象的细致化、差异化,避免了勘探的盲目性,在泌阳、南阳、旬宜探区勘探都实现了重要突破。

量体裁衣,精“挖”目标资源

前不久,在旬宜探区东湾101HF水平井钻进时,油田应用精细储层空间展布预测及三维构造建模技术,严格控制水平段轨迹,使钻头在储层中始终“精准前行”,含油砂岩钻遇率达88.4%。

这是油田对不同探区“量体裁衣”,细分勘探方法取得的明显成效。

“要准确‘击中’目标资源,就必须精准运用勘探方法,提高‘命中率’。”朱景修介绍。

为了提高“命中率”,油田对每个探区的地层对比图、测井资料图等,都精细到以米为单元来研究,并运用精细微相研究定区带、精细正演建模定标志、精细属性描述定边界等精细勘探方法,像给人体做CT一样,清楚地判断剩余资源的位置、特点等,实现对剩余资源的沉积特征、构造特征、储层评价标准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在泌阳凹陷的“空白区”,油田应用精细储层预测技术,综合应用地震、地质、钻井等资料,准确认识目标资源的富集规律。针对致密油气隐蔽的特点,油田在泥中找砂,在砂中找“甜点”,在“甜点”中寻找甜度系数最高“蜜点”。针对页岩油气附着在页岩石或者泥岩缝隙中的特点,油田同时寻找地质“甜点”和工程“甜点”,直击页岩油储存“要害”。

勘探方法的精细化带来的是勘探接二连三的突破。今年前7个月,油田在泌阳凹陷付湾区域部署付浅501井等7口井,新增探明储量134万吨;在旬宜探区部署东湾1HF井、东湾1XHF井等,目前平均日产油保持在10吨左右。

细化合作,精“提”勘探效率

今年前7个月,油田部署12口探井,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这样的效率得益于一体化攻关的更加精细化。”油气勘探管理部高级主管吴群说。

勘探的高效率既取决于研究的精细化、井位部署的精准化,也取决于勘探开发、地质工程的一体化攻关。

今年以来,油田更加细化勘探开发、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方式,从部署井位开始,就加强勘探开发联动、地质工程联动,实现工程技术部门全程掌握探井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保障了工程技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与此同时,油田打破勘探先行、开发跟进的传统模式,通过勘探开发融合研究,实现油井资料的共享,为开发提速赢得了时间,也降低了勘探成本。

今年前7个月,油田部署的探井中,有结论井5口,获工业油气流井4口。在旬宜探区的东湾1井台以井工厂模式部署6口水平井,减少了征地、安环评时间和成本费用,新建产能1.62万吨,促进了资源向储量、储量向产量的快速转化。

在东湾1HF井、东湾1XHF井,油田应用低压致密储层蓄能体积压裂技术,使探井日产油稳定在10吨左右的同时,单段压裂成本也下降28%,实现了致密油的高效勘探开发。


信息来源: 
2024-08-26